如果没有耐性,我还是不建议你读这本书。虽然,我想梭罗是不会反对任何人去读他的作品,去接近他的文字和精神世界,去跟他一起分享对这个世界的发现,但是如果想从这本书里得到世俗的建议,或者获取生活的信息,那将会是徒劳的。梭罗在我们面前展示的是一个如此熟悉而陌生的世界和生命,让人赞叹不已,瓦尔登湖是有生命的,草木鱼虫鸟雀都是富于哲思而且怡然自得地思考着的哲学家。
         正如译者徐迟先生所言:“你也许最好是先把你的心安静下来,然后你再打开这本书,否则你也许会读不下去,认为它太浓缩,难读,艰深,甚至会觉得它莫名其妙,莫知所云。……因为这本《瓦尔登湖》是本静静的书,极静极静的书,并不是热热闹闹的书。它是一本寂寞的书,一本孤独的书。它只是一本一个人的书。”         关于作者梭罗本人,徐迟先生还说:“这位梭罗先生是与孤独结伴的。他常常只是一个人。他认为没有比孤独这个伴儿更好的伴儿了。……他的一生是如此之简单而馥郁,又如此之孤独而芬芳。……他的精神生活十分丰富,而且是精美绝伦,世上罕见。……而他之要孤独,是因为他要思想。他爱思想。”   
         对于这本书,徐迟先生写道:“可是黄昏以后,心情渐渐的寂寞和恬静下来,再读此书,则忽然又颇有味,而看的就是白天看不出好处辨不出味道的章节,语语惊人,字字闪光,沁人心肺,动我衷肠。到了夜深人静,万籁无声之时,这《瓦尔登湖》毫不晦涩,清澄见底,吟诵之下,不禁为之神往了。”
        以上引用了本书译者徐迟先生的评论,其评论是十分精辟、准确到位的。我想我是找不到更好的语言来评论的了。但是这本书确实给了我启发,影响了甚至改变了我的思想;如果一个人的大脑不能被这样优美深邃的思想激起哪怕是一点点的涟漪,产生些许的波澜,那么说是猪脑也再没有更合适的了。《瓦尔登湖》实在太博大而深邃了,以至于只读一遍仅仅只能说是浅读而已。它绝不是只配浅读的一本书。书中太多太多的地方一时之间难以理解,不知所云,我将之归结为自己阅历不够、思想深度不够的原因。没有梭罗那样洞察细微的眼睛和融入了自然的大脑,怎能理解精巧的自然和宇宙呢?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随着梭罗用借来的一把斧头有条不紊地建造小木屋,我自己也在不停地建造一座属于自己的未来小木屋,它在我的心里、在我的梦想里慢慢被建造起来,不断完善,渐渐清晰,直至竣工入住。这或许也算是梭罗给我带来的最具有现实意义的一个影响吧!现今的天朝社会,跟1845年的美国何其相似!但是未来的一百年会一样吗?没有人知道。
      《瓦尔登湖》通篇充满了隐喻。隐喻,不言而喻是非常隐秘而晦涩难懂的。隐喻有如音叉的共振,频率相同便会引起强烈的共振,对于隐喻,懂的人一看就懂,而且产生强烈的共鸣,有高山流水遇知音之感,不懂的也就无法强求了,对牛弹琴是也。我认为梭罗在《瓦尔登湖》中所展示的隐喻是非常惊人的多,而且乐此不疲,甚至连“瓦尔登湖”不也是个最大的隐喻么?古人云,“不可言传,只可意会”,这不可言说之事,正是隐喻所擅长的工作。隐喻就是能比较满意地传达“意会”的方法。而这种种的隐喻,只能透过静静的阅读、静静的思考和静静的体验来意会其中深意,比起爱情中的种种暗示要晦涩多了。
        关于生活、关于生命、关于社会、关于宇宙的所有看法,梭罗通过他对瓦尔登湖和森林里的水、冰、飞鸟、土拨鼠、山核桃、铁路等等以独特却又极其平凡的视角所观察到的,向我们展示他的收获,毫不保留,或直接深情的描述,或采用隐喻的方法,希望读者能共鸣。梭罗说这是一场“实验”,且以“经济篇”为开头,表明这也决不是“出世”。实验的结果有目共睹。
         梭罗的影响是深远的。现代美国精神的很多精髓都可以追溯到梭罗那里,他虽然一辈子只写了两本书,但足矣!一个人的思想成为所有人认同并且作为生活的准则,那是伟大的。正如我们中国人的很多思想源于两千年前的圣人一样。不得不说的是,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引用到的中国圣贤语录也不少,不比他引用的古希腊或古印度名言少。这是我们值得骄傲的地方,可是,圣人的子孙们现在的思想状况如何了呢?
          关于本书的中译本,可以找到的有几十个版本,不同翻译者的风格不一,水准也不一样。我只读了徐迟先生1982年翻译的这个版本,没有读过梭罗的英文原著,不同版本之异同不敢妄加评说。但是徐迟先生的行文风格还是十分不错的,有着老一辈学者的典雅和质朴,没有现代社会的浮夸和急躁。个人感觉应该是吻合原著的风格和体验的。 
          1989年,诗人海子独自躺在山海关冰冷的铁轨上时,他的身旁摆着他带来陪伴他走向新旅程的四本书,其中一本就是《瓦尔登湖》。我希望我下次再读此书,会有更多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