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哲学的盛宴》(《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学习笔记(2/4)
 
 
 
第四篇    孔子
                       孔子略传
                       孔子的时代
                      《易》
                       正名主义
                       一以贯之
第五篇    孔门弟子
 
 
 
 
 
===========
孔子
===========
 
孔子略传
 
P59    孔丘,字仲尼,鲁国人。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死于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孔子本是一个实行的政治家。他曾做过鲁国的司空,又做过司寇……做鲁定公的傧相,和齐侯会于夹谷,很替鲁国争得些面子。后来因为他的政策不行,所以把官丢了去周游列国。他在国外游了十三年,也不曾遇有行道的机会。到了六十八岁回到鲁国,专做著述的事业。把古代的官书,删成《尚书》;把古今的诗歌,删存三百多篇;还订定了礼书、乐书。……孔子还作了一部《春秋》,孔子自己说他是“述而不作”的,所以《诗》、《书》、《礼》、《乐》都是他删定的,不是自己著作的。
P60    一部《论语》虽不是孔子作的,却极可靠,极有用。……研究孔子学说的人须用这书和《易传》、《春秋》两书参考互证,此外便不可全信了。
 
 
 
孔子的时代
 
P62    孟子说孔子的时代,是: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
P65    要懂得孔子的学说,必须先懂得孔子的时代是一个“邪说横行,处士横议”的时代。
P65    如今看来,那时候的发动大约有三种:
           第一,极端的破坏派。老子的学说,便是这一派。邓析的fan-对-政-府,也属于这一派。
           第二,极端的厌世派。……灰心绝望,隐世埋名,宁愿做极下等的生活,不肯干预世事。
           第三,积极的救世派。
          ……正为“天下无道”,所以他才去栖栖皇皇的奔走,要想把无道变成有道。懂得这一层,方才可懂得孔子的学说。
 
 
 
《易》
 
P67    如今要改良-she会国家,……必须从根本上下手。孔子学说的一切根本,依我看来,都在一部《易经》。
P67    我讲《易经》,以为一部《易经》只有三个基本观念:(一)易,(二)象,(三)辞。
           第一,易    易便是变易的易。天地万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是时时刻刻在那里变化的。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天地万物,都像这滔滔河水,才到了现在,便早成了过去,这便是“易”字的意义。
                      ……以为天地万物的变化,都起于一个动字。何以会有“动”呢?这都是因为天地之间,本有两种原力:一种是刚性的,叫做“阳”;一种是柔性的,叫做“阴”。这刚柔两种原力,互相冲突,互相推挤,于是生出种种运动,种种变化。所以说“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又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孔子大概受了老子的影响,故他说万物变化完全是自然的、唯物的,不是唯神的。
                      ……万物变化,既然都从极简易的原起渐渐变出来,若能知道那简易的远因,便可以推知后来那些复杂的后果……因为如此,所以能“彰往而察来”,所以能“温故而知新”。……孔子深信万物变化都是由简而繁,成一条前后不断的直线,所以能由前段推知后段,由前因推到后果。
             第二,象    《系辞传》说:“易也者,象也。”这五个字是一部《易》的关键。这是说一切变迁进化都只是一个“象”的作用。……“象生而后有物”。象是原本的模型,物是仿效这个模型而成的。……“易也者,象也;象也者,像也。”正是说易(变化)的道理只是一个象效的作用,先有一种法象,然后有仿效这法象而成的物类。……孔子以为人类历史上种种文物制度的起原都由于象,都起于仿效种种法象。这些法象,大约可分两种:一种是天然界种种“现象”;一种是物象所引起的“意象”,又名“观念”。
                        ……已可见孔子的意思,不但说一切器物制度,都是起于种种意象,并且说一切人生道德礼俗也都是从种种意象上发生出来的。因为“象”有如此重要,所以说: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制器者尚其象。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那种种开阖往来变化的“现象”,到了人的心目中,便成“意象”。这种种“意象”,有了有形体的仿本,便成种种“器”。制而用之,便成种种“法”。举而措之天下之民,便成种种“事业”。到了“利用出入民咸用之”的地位,便成神功妙用了。
                ……可见“易也者,象也”一句,真是一部《易经》的关键。一部《易经》只是一个“象”字。
             第三,辞    《易经》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每卦每爻都有一个“象”,但是单靠“象”也还不够。……“辞”的作用在于指出卦象或爻象的吉凶。……在名学上,象只是“词”(Term),是“概念”(Concept),辞即是“辞”,亦称“判断”(Judgment)。……辞的作用,积极一方面,可以“鼓天下之动”;消极一方面,可以“禁民为非”。
               这三个观念……便是《易经》的精华。孔子研究那时的卜筮之《易》,竟能找出这三个重要的观念,第一,万物的变动不穷,都是由简单的变作繁赜的。第二,人类社会的种种器物制度礼俗,都有一个极简易的原起,便是“象”。人类的文明史,只是这些“法象”实现为制度文物的历史。第三,这种种“意象”变动作用时,有种种吉凶悔吝的趋向,都可用“辞”表示出来,使人动用都有仪法标准,使人明知利害,不敢为非。……"象"与"辞"都是给我们摹拟仪法的模范。
 
 
 
正名主义
 
P77    孔子哲学的根本观念,依我看来,只是上篇所说的三个观念:
          第一,一切变迁都是由微变显,由简易变繁赜。
                    ……大凡人生哲学(即伦理学),论人生行为的善恶,约分两大派:一派注重“居心”,注重“动机”;一派注重行为的效果影响。孔子的人生哲学,属于“动机”一派。
          第二,人类的一切器物制度礼法,都起于种种“象”。
                    ……“象”的学说,于孔子的哲学上,有三层效果:(一)因为象是事物的“动机”,故孔子的人生哲学,极注重行为的“居心”和“动机”。(二)因为“象”在实际上即是名号名字,故孔子的政治哲学主张一种“正名”主义。(三)因为象有仿效模范的意思,故孔子的教育哲学和政治哲学,又注重标准的榜样行为,注重正己以正人,注重以德化人。
          第三,积名成“辞”,可以表示意象动作的趋向,可以指出动作行为的吉凶利害,因此可以作为人生动作的向导。
P78    正名主义,乃是孔子学说的中心问题。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请看名不正的害处,竟可致礼乐不兴,刑罚不中,百姓无所措手足。这是何等重大的问题!
                   ……不正名则“志必有不喻之患,而事必有困废之祸”,这两句可作为孔子“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两句的正确注脚。
                   ……“正名”的宗旨,只要建设是非善恶的标准,已如上文所说。这是孔门政治哲学的根本理想。
                   ……一部《春秋》便是孔子实行正名的方法。……《春秋》正名的方法,可分三层说:
                  第一,正名字 ……是要订正一切名字的意义。这是言语学、文法学的事业。
                  第二,定名分 ……孔子虽明知一时做不到那“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制度,他却处处要保存那纸上的封建阶级。
                  第三,寓褒贬 《春秋》的方法,最重要的,在于把褒贬的判断寄托在记事之中。
                             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王道之大者也。
              总论《春秋》的三种方法——正名字,定名分,寓褒贬——都是孔子实行“正名”、“正辞”的方法。这种学说,初看去觉得是很幼稚的。但是我们要知道这种学说,在中国学术思想上有绝大的影响。我且把这些效果略说一二,作为孔子正名主义的评判。
             (1)语言文字上的影响  ……无形之中含有提倡训诂书的影响。
             (2)名学上的影响  ……我们简直可以说孔子的正名主义,实是中国名学的始祖。正如希腊苏格拉底的“概念说”,是希腊名学的始祖。
             (3)历史上的影响  ……《春秋》的宗旨,不在记实事,只在写个人心中对于实事的评判。……《春秋》的余毒就使中国只有主观的历史,没有物观的历史。
 
 
 
一以贯之
 
P87    “一以贯之”四个字,当以何晏所说为是。孔子认定宇宙间天地万物,虽然头绪纷繁,却有系统条理可寻。所以“天下之至赜”和“天下之至动”,都有一个“会通”的条理,可用“象”与“辞”表示出来。“同途而殊归,一致而百虑”,也只是说这个条理系统。寻得出这个条理系统,便可用来综贯那纷繁复杂的事物。……可见真知识,在于能寻出事物的条理系统,即在于能“一以贯之”。贯字本义为穿,为通,为统。“一以贯之”即是后来荀子所说的“以一知万”,“以一持万”,这是孔子的哲学方法。一切“知几”说,“正名”主义,都是这个道理。
             自从曾子把“一以贯之”解作“忠恕”,后人误解曾子的意义,以为忠恕乃是关于人生的哲学的问题,所以把“一以贯之”也解作“尽己之心,推己及人”,这就错了。
 
P88    我的意思,以为孔子说的“一以贯之”和曾子说的“忠恕”,只是要寻出事物的条理统系,用来推论,要使人闻一知十,举一反三。这是孔门的方法论,不单是推己及人的人生哲学。
 
P88    孔子的知识论,因为注重推论,故注意思虑。《论语》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与思两者缺一不可。有学无思,只可记得许多没有头绪条理的物事,算不得知识。有思无学,便没有思的材料,只可胡思乱想,也算不得知识。但两者之中,学是思的预备,故更为重要。有学无思,虽然不好,但比有思无学害还少些。所以孔子说,多闻多见,还可算得是“知之次也”。
 
P89    孔子的“学”只是读书,只是文字上传受来的学问。所以他的弟子中,那几个有豪气的,都满意于他的这种学说。……所以我说孔子论知识注重“一以贯之”,注重推论,本来很好。只可惜他把“学”看作读书的学问,后来中国几千年的教育,都受这种学说的影响,造成一国的“书生”废物,这便是他的流弊了。
 
P90    恕字在名学上是推论,在人生哲学一方面,也只是一个“推”字。我与人同是人,故“一所不欲,勿施于人”,故“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故“所求乎子以事父”,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只要认定我与人同属的类——只要认得我与人的共相——便自然推己及人,这是人生哲学上的“一以贯之”。
 
P91    墨家的爱,是“无差等”的爱,孔门的爱,是“有差等”的爱。……墨家重在“兼而爱之”的兼字,儒家重在“推恩足以保四海”的推字,故同说爱人,而性质截然不同。……孔子的名学重注名的本义,要把理想中标准的本义来正现在失了原意的事物。例如“政者正也”之类。“仁者人也”,只是说仁是理想的人道,做一个人,须要能尽人道。能尽人道,即是仁。……蔡孑民《中国伦理学史》说孔子所说的“仁”,乃是“统摄诸德,完成人格之名”。这话甚是。……成人即是尽人道,即是“完成人格”,即是仁。
 
P92    古代“君子”与“小人”对称,君子指士以上的上等社会,小人指士以下的小百姓。试看《国风》、《小雅》所用“君子”与后世小说书中所称“公子”、“相公”有何分别?后来封建制度渐渐破坏,“君子”、“小人”的区别,也渐渐由社会阶级的区别,变为个人品格的区别。孔子所说君子,乃是人格高尚的人,乃是有道德,至少能尽一部分人道的人。……凡此可见君子是一种模范的人格。孔子的根本方法,上章已说过,在于指出一种理想的模范,作为个人及社会的标准。使人“拟之而后言,仪之而后动”。他平日所说“君子”便是人生品行的标准。
 
P93    这个标准地步,就是《大学》上说的“止于至善”。《大学》说: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
                                                     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与国人交,止于信。
这是伦常的人生哲学。“伦”字《说文》云:“辈也,一曰道也。”《曲礼》注:“伦犹类也。”《论语》“言中伦”,包注:“道也,理也。”孟子注:“伦,序也。”人与人之间,有种种天然的或人为的交互关系。如父子,如兄弟,是天然的关系。如夫妻,如朋友,是人造的关系。每种关系便是一“伦”,每一伦有一种标准的情谊行为。如父子之恩,如朋友之信,这便是那一伦的“伦理”。儒家的人生哲学,认定个人不能单独存在,一切行为都是人与人交互关系的行为,都是伦理的行为。故《中庸》说:
                    天下之达道五,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
……因为儒家认定人生总离不了这五条达道,总逃不出这五个大伦,故儒家的人生哲学,只要讲明如何处置这些伦常的道理,只要提出种种伦常的标准伦理。如《左传》所举的六顺: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如《礼运》所举的十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如《孟子》所举的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故儒家的人生哲学,是伦理的人生哲学。后来孟子说墨子兼爱,是无父;杨子为我,是无君。无父无君,即是禽兽。孟子的意思,其实只是说墨家和杨氏(老庄各家近于杨氏)的人生哲学,或是极端大同主义,或是极端个人主义,都是非伦理的人生哲学。我讲哲学,不用“伦理学”三个字,却称“人生哲学”,也只是因为“伦理学”只可用于儒家的人生哲学,而不可用于别家。
 
P94    孔子的人生哲学,不但注重模范的伦理,又还注重行为的动机。……孔子观察人的行为,须从三个方面下手:
                            第一,看他因为什么要如此做;
                            第二,看他怎么样做,用的什么方法;
                            第三,看这种行为,在做的人身心上发生何种习惯、何种品行。
第一步是行为的动机,第二步是行为的方法,第三步是行为所发生的品行。这种三面都到的行为论,是极妥善无弊的。只可惜孔子有时把第一步的动机看得很重,所以后来的儒家便偏向动机一方面,把第二步、第三步都抛弃不顾了。
 
P97    这种道德的习惯,不是用强迫的手段可以造成的。须是用种种教育涵养的功夫方能造得成。孔子的正名主义,只是要寓褒贬,别善恶,使人见了善名自然生爱;见了恶名自然生恶。人生无论何时何地,都离不了名。故正名是极大的德育利器。此外孔子又极注重礼乐。……诗与礼乐都是陶融身心,养成道德习惯的利器。故孔子论政治,也主张用“礼让为国”。又主张使弦歌之声,遍于国中。此外孔子又极注重模范人格的感化。……因此他最反对用刑治国。
 
 
 
 
===========
孔门弟子
===========
 
P101    自从孔子之死到韩非,中间两百多年,先后共有过这八大派的儒家。这八大派并不是同时发生的,如乐正氏,如子思,都是第三代的;孟氏、孙氏都是第四或第五代的。颜氏、仲良氏今不可考。只有子张和漆雕氏两家是孔子直传的弟子。……只可惜子张和漆雕两派的学说如今都不传了,我们如今只能略述孔门正传一派的学说罢。
 
P103    孔门正传的一派,大概可用子夏、子游、曾子一班人做代表。我不能细说个人的学说,且提出两个大观念:一个是“孝”,一个是“礼”。这两个问题孔子生时都不曾说得周密,到了曾子一般人手里,方才说得绵绵都到。从此以后,这两个字便渐渐成了中国社会的两大势力。
 
P103    孝  孔子何尝不说孝道,但总不如曾子说得透切圆满。曾子说:
                                                               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次能养。(《礼记-祭义》)
什么叫做尊亲呢?第一,是增高自己的人格,如《孝经》说的“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第二,是增高父母的人格,所谓“先意承志,谕父母于道”。尊亲即是《孝经》的“严父”。《孝经》说
                                    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谓尊严其父),严父莫大于配天。
什么叫弗辱呢?第一即是《孝经》所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意思。《祭义》所说“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也是此意。第二,是不敢玷辱父母传与我的人格。
什么叫做能养呢?孔子说的: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这都是精神的养亲之道。不料后来的人只从这个养字上用力,因此造出许多繁文缛礼来……这竟是现今戏台上的台步、脸谱、武场套数,成了刻板文字,便失了孝的真意了。曾子说的三种孝,后人只记得那最下等的一项,只在一个“养”字上做功夫。
 
P104    孔子的人生哲学,虽是伦理的,虽注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妇妇”,却不并不曾用“孝”字去包括一切伦理。到了他的门弟子,以为人伦之中独有父子一伦最为亲切,所以便把这一伦提出来格外注意,格外用功。
……这是孔门人生哲学的一大变化。孔子的“仁的人生哲学”,要人尽“仁”道,要做一个“人”。孔子以后的“孝的人生哲学”,要人尽“孝”道,要做一个“儿子”。这种人生哲学,固然也有道理,但未免太把个人埋没在家庭伦理里面了。
 
P106  现在且说“孝的宗教”。宗教家要人行善,又怕人不肯行善,故造出一种人生行为的监督,或是上帝,或是鬼神,多可用来做人生道德的裁制力。孔子是不很信鬼神的,他的门弟子也多不深信鬼神(墨子常说儒家不信鬼神)。所以孔门不用鬼神来做人生的裁制力。但是这种道德的监督似乎总不可少,于是想到父子天性上去。他们以为五伦之中父子的亲谊最厚,人人若能时时刻刻想着父母,时时刻刻惟恐对不住父母,便决不致做出玷辱父母的行为了。所以儒家的父母便和别种宗教的上帝鬼神一般,也有裁制鼓励人生行为的效能。……人若能一举足,一出言,都不敢忘父母,他的父母便是他的上帝鬼神,他的孝道便成了他的宗教。
               ……儒家又恐怕人死了父母,便把父母忘了,所以想出种种丧葬祭祀的仪节出来,使人永久纪念着父母。……三年之丧,也是儒家所创,并非古礼……
               祭祀乃是补助丧礼的方法。三年之丧虽久,究竟有完了的时候。于是又创为以时祭祀之法,使人时时纪念着父母祖宗。……但我不说儒家是不深信鬼神的吗?何以又如此深信祭祀呢?原来儒家虽不深信鬼神,却情愿自己造出鬼神来崇拜。……有人问,儒家为什么情愿自己造出鬼神来崇拜呢?我想这里面定有一层苦心。曾子说: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孔子说: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
一切丧葬祭祀的礼节,千头万绪,只是“慎终追远”四个字,只是要“民德归厚”,只是要“民兴于仁”。
 
P109    礼    我讲孔门弟子的学说,单提出“孝”和“礼”两个观念。孝字很容易讲,礼字却极难讲。……按礼字从示从豊,最初本义完全是宗教的仪节,正译当为“宗教”。《说文》所谓“所以事神致福”,即是此意。……后来礼字范围渐大……这都是处世接人、慎终追远的仪文,范围已广,不限于宗教一部分,竟包括一切社会习惯风俗所承认的行为的规矩。
                    ……大概古代社会把习惯风俗看作有神圣不可侵犯的尊严,故“礼”字广义颇含有法律的性质。儒家的“礼”和后来法家的“法”同是社会国家的一种裁制力,其中却有一些分别。第一,礼偏重积极的规矩,法偏重消极的禁制:礼教人应该做什么,应该不做什么;法教人什么事是不许做的,做了是要受罚的。第二,违法的有刑罚的处分,违礼的至多不过受“君子”的讥评,社会的笑骂,却不受刑罚的处分。第三,礼与法施行的区域不同。《礼记》说:“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礼是为上级社会设的,法是为下等社会设的。
                   ……礼只教人依礼而行,养成道德的习惯,使人不知不觉的“徙善远罪”。故礼只是防恶于未然的裁制力。……礼是卫生书,法是医药书。儒家深信这个意思,故把一切合于道理,可以做行为标准,可以养成道德习惯,可以增进社会治安的规矩,都称为礼。这是最广义的“礼”,不但不限于宗教的一部分,并且不限于习惯风俗。……这是把礼盒理和义看作一事,凡合于道理之正,事理之宜的,都可建立为礼的一部分。这是“礼”字进化的最后一级。“礼”的观念凡经过三个时期。第一,最初的本义是宗教的仪节。第二,礼是一切习惯风俗所承认的规矩。第三,礼是合于义理可以做行为模范的规矩,可以随时改良变换,不限于旧俗古礼。
 
P111    以下说礼的作用,也分三层说:
             第一,历史规定伦理名分的    孔门的人生哲学是伦理的人生哲学,他的根本观念只是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妇妇”。这种种伦常关系的名分区别,都规定在“礼”里面。礼的第一个作用,只是家庭社会国家的组织法。……这是礼的重要作用。朝聘的跪拜上下,乡饮酒和士相见的揖让进退,丧服制度的等差,祭礼的昭穆祧迁,都只是要分辨家庭社会一切伦理的等差次第。
            第二,礼是节制人情的     ……人的情欲本是可善可恶的,但情欲须有个节制;若没有节制,便要生出许多流弊。
            第三,礼是涵养性情,养成道德习惯的    以上所说两种作用——规定伦理名分,节制情欲——只是要造成一种礼义的空气,使人生日用,从孩童到老大,无一事不受礼义的裁制,使人“绝恶于未萌,而起敬于微眇,使民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这便是养成的道德习惯。平常的人,非有特别意外的原因,不至于杀人放火,奸淫偷盗,都只为社会中已有了这种平常道德的空气,所以不知不觉地也会不犯这种罪恶。这便是道德习惯的好处。儒家知道要增进人类道德的习惯,必须先造成一种更浓厚的礼义空气,故他们极推重礼乐的节文。……儒家重礼乐,本是极合于宗教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的,只可惜儒家把这一种观念也推行到极端,故后来竟至注意服饰跪拜,种种小节,便把礼的真义反丢掉了。
 
P114    总观我们现在所有的材料,不能不有一种感慨。孔子那样的精神魄力,富于;历史的观念,又富于文学美术的观念,删《诗》、《书》,订《礼》、《乐》,真是一个气象阔大的人物。不料他的及门弟子那么多人里面,竟不曾有什么人真正能发挥光大他的哲学,极其所成就,不过在一个“孝”字、一个“礼”字上,做了一些补绽的功夫。这也可算得孔子的大不幸了。孔子死后两三代里竟不曾出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物,直到孟轲、荀卿,儒家方才有两派有价值的新哲学出现。这是后话,另有专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