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盛宴》(《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是胡适先生的开山之作,初版于民国七年(1919年)。以胡适先生在北京大学的哲学讲义为蓝本进行整理而出版,出版后在当时的中国哲学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受到蔡元培、冯友兰、梁启超等国学大师的高度赞扬。中国哲学史到了胡适先生这里,信手拈来,条理清晰,让读者如饮甘饴。胡适先生详细论述了各家学说的主要理论和传承,讲述方式严谨而易懂,框架明晰、深入浅出,是入门的绝佳指引。于此,吾唯有抄书研读,若能融会万分之一二,可慰平生。
          本书的另一个书名为《中国哲学史大纲》。介绍的是史前时期到春秋战国之间,中国的古代哲学思想,并非整个中国哲学史,故为“卷上”。此书名应为胡适先生本意。          
        《哲学的盛宴》这书名非常二十一世纪,十足的畅销书风格。网上有《哲学的盛宴(世界篇)》,所谓西洋版本,介绍西方哲学史,作为本书的姊妹篇销售;实为赚销量而拼凑的“伪书”,需小心;另,有《文化的盛宴》等一系列书籍,也是拼凑而成,其中内容虽不成体系,但内中文章却都是各家原著,类似于语文读本,可以选读。依据以上,我大胆推测,《哲学的盛宴》应为此出版社所定书名,将严肃的“哲学史大纲”改头换面,增加销售噱头。如下图为本书封底,是出版社编者对本书的小评,从中可见编者并未通读过本书,为了凑齐排比句也是蛮拼的。看来,我这次买错出版社了。
         关于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本书为“卷上”,按道理应该还有“中古哲学(卷中)”、“近世哲学(卷下)”两部分,方构成完整的“中国哲学史”。但后两部分一直未见庐山真面目。1958年,台湾商务印书馆再版本书时,胡适先生将本书书名订改为《中国古代哲学史》,可见卷中及卷下已是渺然。但据近几年最新发掘,其中“中古哲学(卷中)”讲义手稿已被发现,整理后已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发行,实乃幸事!
         读到墨家的学说。自墨子开始直到惠施、公孙龙等,感慨两千多年前即已出现了如此完密而科学的墨家学说,其科学性和哲学性,令人赞叹!只可惜未能一统天下!如果,假如,万一,是墨家,而非儒家,统治中国几千年来的思想,中国的民族性格,历史进程,将可能完完全全是另一种面貌。春秋时期的诸子百家,光芒万丈,直至今日,只有被仰视,从未被超越!如今看来,百家争鸣,也只能是祖上的闪耀了。胡适先生对各家学说之流弊,多有批判,入木三分,令人拍案。社会在进步,科技突飞猛进,但天朝人的思想,仍未能有些许脱囿;五四之德先生、赛先生,死不瞑目。
         由于篇幅较长,读书笔记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二、三篇,主要内容为研史态度及方法,古代哲学的时代背景,老子及其主要哲学思想。第二部分为第四、五篇,为孔子及孔门弟子的内容。第三部分为第六、七、八篇,为墨家主要哲学思想,以及其影响和灭亡的原因。第四部分为第九、十、十一、十二篇,主要为庄子、荀子、孟子等人的哲学思想,以及对中国古代哲学的总结。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学习笔记(1/4)
 
第一篇 导言
第二篇 中国哲学发生的时代
第三篇 老子
 
 
 
以下是抄书:
 
===============
导言
===============
 
P7    哲学的定义,从来没有一定的。我如今也暂下一个定义:“凡研究人生切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一个根本的解决:这种学问,叫做哲学。”例如行为的善恶,乃是人生一个切要问题。
P7    因为人生切要的问题不止一个,所以哲学的门类也有许多种。例如:
         一、天地万物怎么来的。(宇宙论)
         二、知识思想的范围、作用及方法。(名学及知识论)
         三、人生在世应该如何行为。(人生哲学,旧称”伦理学“)
         四、怎样才可使人有知识、能思想,行善去恶呢?(教育哲学)
         五、社会国家应该如何组织,如何管理。(政治哲学)
         六、人生究竟有何归宿。(宗教哲学)
P8    哲学史的种类也有许多:
         一、通史。例如《中国哲学史》、《西洋哲学史》之类。
         二、专史。
                (一)专治一个时代的,例如《希腊哲学史》、《明儒学案》。
                (二)专治一个学派的,例如《禅学史》、《斯多亚派哲学史》。
                (三)专讲一个人的学说的,例如《王阳明的哲学》、《康德的哲学》。
                (四)专讲哲学的一部分的历史,例如《名学史》、《人生哲学史》、《心理学史》。
P8    哲学史有三个目的
          (一)明变    哲学史第一要务,在于使学着知道古今思想沿革变迁的线索。
          (二)求因    哲学史目的,不但要指出哲学思想沿革变迁的线索,还须要寻出这些沿革变迁的原因。……这些原因,约有三种:
                          (甲)个人才性不同。
                          (乙)所处的时势不同。
                          (丙)所受的思想学术不同。
          (三)评判    既知思想的变迁和所以变迁的原因了,哲学史的责任还没有完,还须要使学者知道各家学说的价值。这便叫做评判。……要把每一家学说所发生的效果表示出来。这些效果的价值,便是那种学说的价值。这些效果,大概可分为三种:
                          (甲)要看一家学说在同时的思想和后来的思想上,发生何种影响。
                          (乙)要看一家学说在风俗政治上,发生何种影响。
                          (丙)要看一家学说的结果可以造出什么样的人格来。
……在社会上,好的效果,便是一种达观主义;不好的效果,便是懒惰不肯进取的心理。
P10    中国哲学史可分为三个时代
           (一)古代哲学    自老子至韩非,为古代哲学。这个时代,又名“诸子哲学”。
           (二)中世哲学    自汉至北宋,为中世哲学。这个时代,大略又可分作两个时期:
                            (甲)中世第一时期。自汉至晋,为中世第一时期。……都还是以古代诸子的哲学作起点的。
                            (乙)中世第二时期。自东晋以后,直到北宋,这几百年中间,是印度哲学在中国最盛的时代。印度的经典,次第输入中国。印度的宇宙论、人生观、知识论、名学、宗教哲学,都能于诸子哲学之外,别开生面,别放光彩。此时凡是第一流的中国思想家,如智顗、玄奘、宗密、窥基,多用全副精力,发挥印度哲学。那时的中国系的学者,如王通、韩愈、李翱诸人,全是第二流以下的人物。他们所有的学说,浮泛浅陋,全无精辟独到的见解。故这个时期的哲学,完全以印度系为主体。
           (三)近世哲学    唐以后,印度哲学已渐渐成为中国思想文明的一部分。……明代以后,中国近世哲学完全成立。佛家已衰,儒家成为一尊。    
P12    述学是用正确的手段,科学的方法,精密的心思,从所有的史料里面,求出各位哲学家的一生行事、思想渊源沿革和学说的真面目。
P13    哲学史的史料,大概可以分为两种:
           一、原料    哲学史的原料,即是各哲学家的著作。……故中古哲学史料最不完全。我们不能完全恢复魏晋人的哲学著作,是中国哲学史最不幸的事。到了古代哲学史,这个史料问题更困难了。……大概《老子》里假的最少。《孟子》或是全真,或是全假(宋人疑《孟子》者甚多)。依我看来,大约是真的。……《墨子》、《荀子》两部书里,很多后人杂凑伪造的文字。《庄子》一书,大概十分之八九是假造的。《韩非子》也只有十分之一二可靠。此外如《管子》、《列子》、《晏子春秋》诸书,是后人杂凑成的。……如此一想,可知中国古代哲学的史料于今所存不过十分之一二。其余十分之八九,都不曾保存下来。
           二、副料    ……凡古人所作关于哲学家的传记、轶事、评论、学案、书目都是哲学史的副料。……副料的重要,约有三端:第一,各哲学家的年代、家世、事迹,未必在各家著作之中,往往须靠这种副料,方才可以考见。第二,各家哲学的学派系统。传授源流,几乎全靠这种副料作根据。……第三,有许多学派的原著已失,全靠这种副料里面,论及这种散佚的学派,借此可以考见他们的学说大旨。
P15    中国人作史,最不讲究史料。神话官书,都可作史料,全不问这些材料是否可靠。却不知道史料若不可靠,所作的历史便无信史的价值。
P17    读古人的书,须知古书有种种作伪的理由。第一,有一种人实有一种主张,却恐怕自己的人微言轻,不见信用,故往往借用古人的名字。……康有为称这一种为“托古改制”,极有道理。……即如《黄帝内经》假托黄帝,《周髀算经》假托周公……第二,有一种人为了钱财,有意伪作古书。……这一类造假书的,与造假古董的同一样心理。他们为的是钱,故东拉西扯,篇幅越多,越可多卖钱。……第一类“托古改制”的书,往往有第一流的思想家在内。第二类“托古发财”的书,全是下流人才,思想既不高尚,心思又不精密,故最容易露出马脚来。
 
 
===============
审定史料之法
===============
P17    审定史料乃是史学家第一步根本功夫。……凡审定史料的真伪,须要有证据,方能使人心服。这种证据,大概可分五种(此专指哲学史料):
          (一)史事    书中的史事,是否与作书的人的年代相符。
          (二)文字    一时代有一时代的文字,不致乱用……
          (三)文体    不但文字可以作证,文体也可作证。……后人尽管仿古,古人决不仿今。……不但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体,一个人也有一个人的文体。
          (四)思想    凡能著书立说成一家言的人,他的思想学说,总有一个系统可寻,决不致有大相矛盾冲突之处。
          (五)旁证    以上所说四种证据,史事、文字、文体、思想,皆可叫做内证。因这四种都是从本书里寻出来的。还有一些证据,是从别书里寻出的,故名为旁证。
P20    我以为《尚书》或是儒家造出的“托古改制”的书,或是古代歌功颂德的官书,无论如何,没有史料的价值。古代的书只有一部《诗经》可算得是中国最古的史料。
P20    《易经》除去《十翼》,止剩得六十四个卦,六十四条卦辞,三百八十四条爻辞,乃是一部卜筮之书,全无哲学史料可说。
 
 
===============
整理史料之法
===============
 
P20    哲学史料既经审定,还须整理。……今整理史料的方法,约有三端:
         (一)校勘    古书经了多少次传写,遭了多少兵火虫鱼之劫,往往有脱误、损坏种种缺点。校勘之学,便是补救这些缺点的方法。……大抵校书有三种根据:
                                      (一)是旧刊精校的古本。
                                      (二)是他书或类书所援引。
                                      (三)是本书通用的义例。
        (二)训诂    古书年代久远,书中的字义,古今不同。……三百年来,周、秦、两汉的古书所以可读,不单靠校勘的精细,还靠训诂的谨严。今述训诂学的大要,约有三端:
                                      (一)根据古义或用古代的字典,或用古代笺注作根据,或用古书中相同的字句作印证。
                                      (二)根据文字假借、声类通转的道理。古字通用,全由声音。但古今声韵有异,若不懂音韵变迁的道理,便不能领会古字的意义。
                                      (三)根据文法的研究。古人讲书最不讲究文法上的构造,往往把助字、介字、连字、状字等,都解作名字、代字等等的实字。
       (三)贯通    ……校勘是书的本子上的整理,训诂是书的字义上的整理。没有校勘,我们定读误书;没有训诂,我们便不能懂得书的真意义。这两层虽极重要,但是做哲学史还须有第三层整理的方法。这第三层,可叫做“贯通”。贯通便是把每一部书的内容要旨融汇贯串,寻出一个脉络条理,演成一家有头绪有条理的学说。……整理哲学史料的第三步,必须于校勘训诂之外,还要有比较参考的哲学资料。为什么呢?因为古代哲学去今太远,久成了绝学。当时发生那些学说的特别时势,特别原因,现在都没有了。当时讨论最激烈的问题,现在都不成问题了。当时通行的学术名词,现在也都失了原意了。
P24    我做这部哲学史的最大奢望,在于把各家的哲学融会贯通,要使他们各成有头绪条理的学说。我所用的比较参证的材料,便是西洋的哲学。……做历史的人,千万不可存一毫主观的成见。须知东西的学术思想的互相印证、互相发明,至多不过可以见得人类的官能心理大概相同,故遇着大同小异的境地时势,便会产生大同小异的思想学派。东家所有,西家所无,只因为时势境地不同,西家未必不如东家,东家也不配夸炫于西家。
 
 
===============
中国哲学结胎的时代
===============
P29    大凡一种学说,决不是劈空从天上掉下来的。我们如果能仔细研究,定可寻出那种学说有许多前因,有许多后果。……定然有个承上起下、承前接后的关系。要不懂他的前因,便不能懂得他的真意义。要不懂他的后果,便不能明白他在历史上的位置。这个前因,所含不止一事。第一是那时代政治社会的状态。第二是那时代的思想潮流。……所以时势生思潮,思潮又生时势,时势又生新思潮。
P29    中国哲学到了老子孔子的时候,才可当得“哲学”两个字。我们可把老子孔子以前的二三百年,当作中国哲学的怀胎时期。
P30    这三个世纪中间,也不知灭了多少国,破了多少家,杀了多少人,流了多少血。只可惜那时代的政治和社会的情形,已无从详细查考了。我们如今参考《诗经》、《国语》、《左传》几部书,仔细研究起来,觉得那时代的时势,大概有这几种情形:
            第一,这长期的战争,闹得国中的百姓死亡丧乱,流离失所,痛苦不堪。
            第二,那时诸侯互相侵略,灭国破家不计其数。
            第三,封建时代的阶级虽然渐渐消灭了,却新添了一种生计上的阶级。那时社会渐渐成了一个贫富很不平均的社会。富贵的太富贵了,贫苦的太贫苦了。
            第四,那时的政治除了几国之外,大概都是很黑暗、很-腐-败-的王朝的-政-治。
P35    有了这种时势,自然会生出种种思-想-的-反--动。从前第八世纪到前第七世纪,这两百年的思潮,除了一部《诗经》,别无可考。我们可叫它做诗人时代。这时代的思想,大概可分几派:
            第一,忧时派。
            第二,厌世派。
            第三,乐天安命派。
            第四,纵欲自恣派。
            第五,愤世派(激烈派)。
请看这些思潮,没有一派不是消极的。……到了这时代,思想界中已下了-革--命-的-种子了。这些-革--命--种-子发生出来,便成了老子孔子的时代。
 
 
===============
革命家之老子
===============
P43    老子亲见那种时势,又受了那些思潮的影响,故他的思想,完全是那个时代的产儿,完全是那个时代的反动。
P44    老子的无为主义,依我看来,也是因为当时的政府不配有为,偏要有为;不配干涉,偏要干涉,所以弄得“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P45     老子理想中的政治,是极端的放任无为……
P46    人类的惊疑心可以产生迷信与宗教,但未必能产生哲学。
P46     在中国的一方面,最初的哲学思想,全是当时社会政治的现状所唤起的反动。……老子观察政治社会的状态,从根本上着想,要求一个根本的解决,遂为中国哲学的始祖。
 
 
 
老子论天道
 
P46    老子哲学的根本观念是他的天道观念。老子以前的天道观念,都把天看作一个有意志,有知识,能喜能怒,能作威作福的主宰。……老子生在那种纷争大乱的时代,眼见杀人、破家、灭国等等惨祸,以为若有一个有意志知觉的天帝,决不致有这种惨祸。万物相争相杀,人类相争相杀,便是天道无知的证据。故老子说: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这仁字有两种说法:第一,仁是慈爱的意思。……第二,仁即是“人”的意思。……人性之中,以慈爱为最普通,故说天地不与人同类,即是说天地无有恩意。老子这一个观念,打破古代天人同类的谬说,立下后来自然哲学的基础。
P47    打破古代的天人同类说,是老子的天道观念的消极一方面。再看他的积极的天道论: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明月大。
老子的最大功劳,在于超出天地万物之外,别假设一个“道”。这个道的性质,是无声、无形;有单独不变的存在,又周行天地万物之中;生于天地万物之先,又却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这个道的作用,是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
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道的作用,只是万物自己的作用,故说“道常无为”。但万物所以能成万物,又只是一个道,故说“而无不为”。
 
 
 
论无
 
P48    老子是最先发见“道”的人。这个“道”本是一个抽象的观念,太微妙了,不容易说得明白。老子又从具体的方面着想,于是想到一个“无”字,觉得这个“无”的性质、作用,处处和这个“道”最相像。老子说: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牗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无即是虚空。……这个大虚空,无形、无声;整个的不可分断,却又无所不在;一切万有若没有他,便没有用处。……所以老子所说的“无”与“道”简直是一样的。所以他既说: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一方面又说:
                                   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道与无同是万物的母,可见道即是无,无即是道。大概哲学观念初起的时代,名词不完备,故说理不能周密。……却不知道“无”是对于有的名词,所指的是那无形体的空洞,如何可以代表那无为而无不为的“道”。……这也可见老子寻相当名词的困难。
 
 
 
名与无名
 
P50    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名实之争。老子是最初提出这个问题的人。他说: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
这一段论名的原起与名的功用。既有了法象,然后有物。有物之后,于是发生知识的问题。……个体的事物尽管生死存灭,那事物的类名,却永远存在。人生人死,而“人”名常在;雪落雪消,而“雪”名永存。……我们所以能知万物,多靠名的作用。
              老子虽深知名的用处,但他又极力崇拜“无名”。名是知识的利器,老子是主张绝圣弃智的,故主张废名。他说: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老子以为万有生于无,故把无看得比有重。
P52    老子何以如此反对智识呢?大概他推想当时社会国家种种罪恶的根源,都由于多欲。文明程度越高,知识越复杂,情欲也越发展。他说: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这是攻击我们现在所谓文明文化。他又说: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这一段是老子政治哲学的根据。老子以为一切善恶、美丑。贤不肖,都是对待的名词。正如长短、高下。前后,等等。无长便无短,无前便无后,无美便无丑,无善便无恶,无贤便无不肖。……根本的救济方法须把善恶美丑贤不肖一切对待的名词都销灭了。无欲,自然没有一切罪恶了。
P53    老子所处的时势,正是“化而欲作”之时。故他要用无名之朴来镇压。所以他理想中的至治之国,是一种: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
                                      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这是”无名一个观念的实际运用,这种学说,要想把一切交通的利器,守卫的甲兵、代人工的机械、行远传久的文字……等等制度文物,全行毁除。要使人类依旧回到那无知无欲老死不相往来的乌托邦。
 
 
 
无为
 
P53    老子对于社会政治有两种学说:一是毁坏一切文物制度;一是主张极端放任无为的政策。……他把天道看作”无为而无不为“,以为天地万物,都有一个独立而不变、周行而不殆的道理,用不着有什么神道作主宰,更用不着人力去造作安排。老子的”天道“就是西洋哲学的自然法(Law of Nature或译”性法“非)……凡深信自然法绝对有效的人,往往容易走到极端的放任主义。……都以为既有了”无为而无不为“的天道,何必要政府来干涉人民的举动?老子也是如此。他说: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这是说”自然法“的森严。
 
 
 
人生哲学
 
P54    老子的人生哲学和他的政治哲学相同,也只是要人无知无欲
P55    老子的意思,正与此相同。知识愈高,欲望愈难满足,又眼见许多不合意的事,心生无限烦恼,倒不如无知的草木,无思虑的初民,反可以混混沌沌,自寻乐趣。老子常劝人知足。他说: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但是知足不是容易做到的。知识越开,越不能知足。故若要知足,除非毁除一切知识。
P55    老子的人生哲学,还有一个重要观念,叫做”不争主义“。他说:
                                  江海之所能为百谷者,以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夫唯不争,故天下莫与之争。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胜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这种学说,也是时势的反动。……老子生于这个时代,深知武力的竞争,以暴御暴,只有更烈,决没有止境。只有消极的软功夫,可以抵抗强暴。狂风吹不断柳丝,齿落而舌长存,又如最柔弱的水可以冲开山石,凿成江河。人类交际,也是如此。……他深信“自然法”的“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故一切听其自然,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都是天道之自然。宇宙之间,自有“司杀者杀”,故强梁的总不得好死。我们尽可逆来顺受,且看天道的自然因果 罢。